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這句話是IT圈的名言。
無論企業還是學校,一個信息化項目是否成功運行,大部分都取決于“領頭人”這個核心。對于職業院校來說,信息化是一場組織管理模式和工作習慣的全員革命。而校長作為一把手,其信息化領導力是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關鍵,否則一切將淪為空談。那么,職業院校的校長在信息化領導力方面有哪些修煉之道呢?
一、壯士斷腕,刮骨療傷
任何信息化的建設,最明顯的作用就是加快信息流的傳遞速度,降低人工和時間成本,試問:如果僅僅依靠信息化當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為什么有些學校在實施智慧校園項目后工作反而變得繁瑣,最后落得勞民傷財不堪其苦的結局?從這些失敗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學校將智慧校園奉若神靈,以為智慧校園能包治百病,以為只把人工操作的過程搬到電腦上就實現了信息化。殊不知,教育信息化的過程就是使學校運營管理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的過程,管理變革才是信息化的關鍵所在。
教育信息化作為利益重新分配的一場運動,既觸及思想,也觸及利益,甚至要經受局部利益受損的“陣痛”。比如信息孤島、重復建設情況的出現,是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而如今正是打破孤島的時候,因此校長非拿出“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與魄力不可。從“戊戌變法”與 “明治維新”截然不同的結局,到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講話;從海爾張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到華為任正非提出的“僵化—優化—固化”業務流程三步曲,可以看出,古往今來任何組織的成功變革頂層推動是前提。
在管理變革的過程中勢必要進行相應的流程再造。如果說信息化的建設是血肉,那么流程再造就是筋骨,只有血肉無法矗立,只有筋骨無法鮮活,有血肉有筋骨才會有靈魂。因此,信息化成功運用要求管理改革、流程再造,結合信息化支撐工具對制度體系、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優化,通過融入制度體系、工作流程的整合集成的智慧校園平臺,支撐學校教學和管理,提升教學管理水平與效率。
二、以上率下,上下同欲
當下,在推動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進程中,許多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變革。但是,依然有許多人是基于一己之私的心猿意馬、口是心非的“選擇性”改革。口號喊得震天響,一副整裝待發的模樣,落實起來輕飄飄,這種“假改革”不僅會延誤改革良機,還會讓學校發展陷入停滯。因此,要讓學校信息化成功運行,校長就需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讓組織里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群體都發揮能量,一起去實現變革,做到“上下同欲”。
“上下同欲”并非指狹隘的“欲望”,而是指全員上下有共同的使命、愿景和目標。校長應該積極調動全員變革的積極性,讓教職工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感受信息化帶來的價值,將個人目標與學校愿景相結合,形成合力推動學校發展。學校管理猶如兩軍對壘,上有戰略,下有戰術,上下齊心,方能所向披靡。
三、內外兼修,知行合一
在建設智慧校園平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學校把平臺上線了,但沒有人用,沒有業務數據在系統中流轉。發生這種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學校的領導把信息化建設當成技術性的工作,甚至只把它當成是信息中心的事。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成為一名具備優秀信息化領導力的校長,更重要的還是要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內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帶領學校在信息化時代脫穎而出。
“內”是校長要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職業院校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指南》一書指出,信息素養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是:能正確理解信息化對學校和自己分管工作的價值和作用;能恰當改變和優化傳統手工作業流程與方法以適應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能正確理解工作流程與信息流的邏輯關系;能合理利用信息化工具整合資源,并計劃、執行、檢查和總結評價自己分管的部門工作,從而達成部門工作目標。那么對于校長來說,更應具備系統規劃能力、信息化教學和課程改革領導能力、教師專業發展領導能力等。
“外”是指除了需要提升自身信息素養外,還要放寬視野縱觀全局,站在學校發展戰略高度梳理流程引領學校發展。互聯網時代,校長需要“內外兼修”,學校信息化重塑更需要“內外兼修”。
四、乘風破浪,舍我其誰
疫情過后,各個領域正在經歷一場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變革浪潮,學校領域更是信息化變革的“重頭戲”。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與應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管理活動,也是一場傷筋動骨的學校變革。不改革只有等死,改革可能找死,也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因此,職業院校的校長們要有“舍我其誰”的擔當,也要有“更待何時”的緊迫感,更要敢于向腐朽落后的思想開刀,向陳舊低效的制度亮劍,以“鳳凰涅槃”的意志將改革進行到底,勇當信息化排頭兵,做一個乘風破浪、堅定前行的教育攀登者。